音乐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 ——探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 时间:2025-07-05 21:27:07 人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3日,音乐学院“青春旋律谱新篇,乐行基层践初心”社会实践团奔赴大同市阳高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10点,团队一行12人指导老师刘晓洋的带领下,到达阳高县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走进示范园,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遗物展示着新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的历史缩影。在厚重的文字记录中,师生们认识了张凤林和高进才等先辈。他们扎根大泉山,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以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带领群众探索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之路。“咬定青山不放松,艰苦奋斗创新业”的大泉山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

示范园还展示了新时代大泉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新探索与新成就。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学习,深刻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了知水土、爱水土、护水土的意识。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和弘扬大泉山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大泉山东方红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由老党员李建民同志创办,馆内收藏着他毕生收集的5万余件各时期毛主席的铜像、照片、纪念章、语录等,还有许多抗战时的革命遗物以及多幅名人题字。

李建民同志满怀激情地为师生们介绍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从《东方红》唱到《学习雷锋好榜样》,从青丝收集到白发,他对毛主席的崇敬与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从未改变。他深情地说:“历史总要有人去收集,也总要有人去记录。这些藏品不仅是我个人的收藏,更是历史的见证,希望能通过它们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几十载坚守、几万件藏品,充分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李建民同志的事迹激励着青年学子们要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做革命文化的践行者。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全体师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通过参观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东方红博物馆,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洗礼,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